close

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容量最大的淡水湖,被稱為“西伯利亞的藍眼睛”。其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南部伊爾庫茨克州及布裏亞特共和國境內,距蒙古國邊界111公裏,是東亞地區許多民族的發源地。 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每年夏天吹襲東北亞的颱風,大多生成在太平洋上的關島和帛琉之間;到了此地的冬季,強烈而寒冷的大陸冷氣團正是從貝加爾湖附近區域產生。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的貝加爾湖(Lake Baikal),是許多古代遊牧民族的原鄉,目前則是布裡特族人的居住地。貝加爾湖地區陽光充沛,雨量稀少,冬暖夏涼,有礦泉300多處,是俄羅斯東部地區最神秘浩渺的貝加爾湖大的療養中心和旅遊勝地。


 


西伯利亞第二條大鐵路——貝阿大鐵路,西起貝加爾的烏斯季庫特,東抵阿穆爾的共青城。鐵路沿湖東行,沿途峭壁高聳,怪石林立,穿行隧道約50處,時而飛渡天橋,時而穿峰過峽,奇險而壯美。貝加爾湖大量的溫水海灣和異域風情的奧利洪島吸引大量遊客到這裏來旅遊參觀。再加上這裏相對適宜的氣候、美麗的風景、大量的自然和考古古跡、不同種類的生物群、清新的空氣、原生態環境以及獨特的休閑資源使得貝加爾湖擁有超高的旅遊休閑潛力。


 


奧利洪島是6~10世紀古文化的最大文化中心,被認為是薩滿教的宗教中心。這裏的民族傳統、習俗以及獨特的民族特征都被完整的保存了下來。 湖呈長橢圓形,似一鐮彎月鑲嵌在西伯利亞南緣,景色奇麗,令人流連忘返。俄國大作家契訶夫曾描寫道:“湖水清澈透明,透過水面就像透過空氣一樣,一切都曆曆在目,溫柔碧綠的水色令人賞心悅目……”


 


貝加爾湖的景色季節變化很大。夏季,尤其是八月左右,是它的黃金季節。這時節,湖水變暖,山花爛漫,甚至連石頭也在陽光下閃閃爍爍,也像山花一樣絢麗;這時節,太陽把薩彥嶺重新落滿白雪的遠遠的山峰照得光彩奪目,放眼望去,仿佛比它的實際距離移近了數倍;這時節,貝加爾湖正儲滿了冰川了融水,像吃飽喝足的人通常所做的那樣,躺在那裏,養精蓄銳,等候著秋季風暴的到來;這時節,魚兒也常大大方方地相約在岸邊,伴著海鷗的啾啾啼鳴在水中嬉戲,路旁,各種各樣的漿果,俯拾皆是—一會兒是齊墩果,一會兒是穗醋栗,有紅的、有黑的,一會是忍冬果……


 


冬天的貝加爾湖,淒厲呼號的風把湖水表面化成晶瑩透明的冰,看上去顯得那樣薄,水在冰下,宛如從放大鏡裏看下去似的,微微顫動,你甚至會望而不敢投足。其實,你腳下的冰層可能有一米厚,興許還不止。春季臨近之際,積冰開始活動,冰破時發出的巨大轟鳴和爆裂聲似乎是貝加爾湖要吐盡一個冬天的鬱悶和壓抑。冰面上迸開一道道很寬的深不可測的裂縫,無論你步行或是乘船,都無法逾越,隨後它又重新凍合在一起,裂縫處蔚藍色的巨大冰塊疊積成一排排蔚為壯觀的冰峰。


 


貝加爾湖確實有很多美麗的地方,但又令人難以說出哪兒最美。在東岸,奇維爾奎灣像王冠上珍貴的鑽石一樣絢麗奪目。從湖的一側駛向奇維爾奎灣,可看到許多覆蓋著稀少樹木的小島,它們像衛兵似的保衛著湖灣的安全。灣裏的水並不深,夏天在克魯塔亞港灣還可以遊泳。在西岸,佩先納亞港灣像馬掌一樣釘在深灰色岩群之間。港灣兩側矗立著大大小小的懸崖峭壁。這裏是非常適合療養、度假的地方。湖岸群山環抱,溪澗錯落,原始森林帶蒼翠茂密,湖山相映,水樹相親,風景格外奇麗,被偉大的文學家契訶夫譽為“瑞士、頓河和芬蘭的神妙結合”。


 


貝加爾湖畔陽光充沛,有300多處溫泉,所以成了俄羅斯東部地區最大的療養地。 貝加爾湖畔約有40座小城鎮,以前這裏居民可以取清澈純淨的湖水飲用,但是在今天,湖水業已受到工業汙染,雖然如此,但湖水看上去依然很清澈。在冰雪融化的五月,可以看清四十米深水下的物體:其他湖泊能看透二十米深都是少見的。


 


貝加爾湖四周陸地冰封得比湖水早得多。從十月份開始,群山的峭壁就已經銀裝素裹,落葉松、雲杉、西伯利亞杉等樹林也蓋滿了冰雪,遠遠望去只見一片微微閃光的銀色世界。未到一月,大部分湖面即已結冰,有的地方冰層厚達1.5米。當地人駕駛汽車和卡車在冰上打洞捕魚。在風平浪靜時凍成的冰層,就像玻璃一樣透明,可以看到魚在冰下遊弋。但是大多數是起伏的大塊浮冰。冰塊常常迸裂,發出炮聲似的響聲。


 


貝加爾湖雖是淡水湖,但湖裏卻生活著許多地道的海洋生物,如海豹、海螺、龍蝦等。它們是怎麼來到貝加爾湖定居的,至今還是個謎。一年中,湖面盡管有5個月封凍約90厘米厚,冬季氣溫平均零下38攝氏度,但陽光卻能透過冰層將熱能輸入湖水,形成“溫室效應”,使冬季湖水接近夏天水溫。這有利於浮遊生物繁殖,從而直接或間接地為其他各類水生物提供食物,促進水生物發育成長.美麗富饒的貝加爾湖,在世人心中,一直有種神奇色彩。最早生活在湖邊的居民是距今七千年前的肅慎族系先民,後人從他們留下的壁畫等物來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在湖岸的薩甘紮巴懸崖壁上刻著海東青、天鵝、鹿、狩獵臺、跳舞的薩滿巫師等圖畫,這些圖畫在1881年被發現。另外,在湖岸上,沿著路邊還建有許多石祭臺。這些圖畫和祭臺可能是早期居民的生活見證。


 


公元前6~前5世紀,突厥族庫雷坎人從東方遷移至貝加爾湖邊,他們在這裏遇到了土著居民埃文基人(中國稱鄂溫克人)。埃文基人以捕魚、采集野果和養鹿為生。


昔稱北海 蘇武牧羊所在:漢武帝時,中郎將蘇武奉命出使匈奴,副使張勝密謀乘匈奴單於外出打獵時,殺掉匈奴的智囊衛律,然後劫持單於的母親,逃回漢朝。不料事跡敗露,盛怒的單於下令逮捕了全部漢使。 雖未參與密謀但自認有責難卸的蘇武願意以死負責,但賞識蘇武志節的匈奴單於卻將他囚禁冰窟逼降,他飲雪吞氈,堅決不從。後來又把他遣送到北海邊上牧放公羊,告訴他,要等公羊產奶之後才能放他回朝。蘇武不懼威脅利誘,不怕艱苦折磨,堅持19年而終不屈服。這一段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正是發生在貝加爾湖的故事,中國昔稱貝加爾湖為北海,漢朝時屬匈奴的活動範圍。


 


自漢以後,歷經三國、晉、五胡亂華時期、唐、宋諸朝,貝加爾湖地區生活著鮮卑、烏桓、敕勒、契丹、回紇等古代遊牧民族。據考證,當年流放蘇武至北海的匈奴部落,後來西遷至匈牙利。在西漢時期,“貝加爾湖”是在匈奴的控制範圍之內,名曰“北海”,蘇武被匈奴王單於流放到“北海”去牧羊。蘇武在北海邊艱難熬過19年,最後回到漢都長安。20世紀初,學者們繪制出了貝加爾湖的第一張全圖,並測量了湖深。1977年,蘇聯學者使用深水考察儀“派西斯”對貝加爾湖進行了考察,湖裏的許多秘密在考察儀的探照燈下“曝光”了,此前一些被懷疑存在的東西也從黑暗的湖裏“走”了出來,這件事當時轟動一時。迄今為止,沒有儀器能探測貝加爾湖湖底,湖的最深處並不是1637米,現還無法探測。


 


貝加爾湖的寓意,有三個各不相同的答案:《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情景寫真地圖版》的解釋是“富饒的湖泊”;《彩圖版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則這樣記敘:當地的布裏亞特人稱之為“貝加爾—達拉伊”,意思是“天然之海”;而《世界奇景探勝錄》的文字卻是:“貝加爾”之名據說是大約1300年前住在這裏的庫裏堪人起的,意思是“大量的水”。


 


貝加爾湖一詞來源於古肅慎語(滿語)“貝海兒湖”,中國漢朝時候稱其為“北海”,英文“baykal”一詞為漢語音譯,俄語稱之為“baukaji”源出蒙古語,是由“saii”(富饒的)加“kyji”(湖泊)轉化而來,意為“富饒的湖泊”,因湖中盛產多種魚類而得名。根據布裏亞特人的傳說,貝加爾湖稱為“貝加爾達拉伊”意為“自然的海”。


 


貝加爾湖最早出現在書面記載中是在公元前110年前,中國漢代的一個官員在其劄記中稱貝加爾湖為“北海”,這可能是貝加爾湖俄語名稱的起源。關於貝加爾湖名稱來源還有一種簡單解釋:突厥人稱貝加爾湖為“富裕之湖”,突厥族語“富裕之湖”逐漸演化成俄語的“貝加爾湖”。我國漢代稱之為“柏海”,元代稱之為“菊海”,18世紀初的《異域錄》稱之為“柏海兒湖”,《大清一統志》稱為“白 哈兒湖”。蒙古人稱之為“達賴諾爾”,意為“海一樣的湖”,早期沙俄殖民者亦稱之為“聖海”。強震造就 特色令人稱奇 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大約 2,500萬年前,這一地區發生了一次強烈地震,一大片土地深深地塌陷下去,周圍數百條大小河奔流而來,形成了今日的貝加爾湖。據科學研究指出,貝加爾湖之所以能維持那麼久的壽命,是因湖泊長期處於零下低溫狀態,故不易氧化縮小。 



貝加爾湖呈新月形,長636公裏,寬24~79公裏,面積3萬1,494平方公裏,幾乎和臺灣一樣大,是亞洲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世界第七大湖泊。沿岸地震頻繁、溫泉四布,有多達336條河注入,其中僅有一條安加拉河為流向北極海的外流河,湖中有22島,最大的奧爾洪島長達71公裏。 它也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最深處為1,940米,平均深度740米,其體積達2萬3,600立方公裏,是世界上容積最大的淡水湖,占全球淡水總量的1/5,僅次於裏海 (7萬8,200立方公裏)。倘若全世界的淡水都消失的話,貝加爾湖的湖水量足夠支撐地球生物飲用42年。



這裡生長著眾多的水族生物,科學家發現,湖中生物達1,800多種,其中2/3為貝加爾湖特有生物,各種水族動物之奇特罕見,堪稱世界所有湖泊之冠,所以又被稱為「生物博物館」。貝加爾湖雖為淡水湖,從地質學的角度也證明它從未與海相通,但這湖中卻生存著只有海中才有的海螺、海魚、龍蝦和海豹,原因至今未解。貝加爾湖沿岸生長著松、雲杉、白樺和白楊等組成的密林,這裏河汊縱橫,植物生長茂盛,覆蓋度高。除距河口較遠的上遊區域有一些牧場外,當地基本保持了自然狀態。


 


貝加爾湖兩岸是針葉林覆蓋的群山。山地草原植被分別為楊樹、杉樹和落葉樹、西伯利亞松和樺樹,植物種類達600多種,其中3/4是貝加爾湖特有的品種。貝加爾湖西岸是針葉林覆蓋的連綿不斷的群山,有很多懸崖峭壁;東岸多為平原。由於兩岸氣候的差異,自然景觀也就迥然不同。


在這裏,可以看到被稱為貝加爾湖自然奇觀之一的高蹺樹。樹的根從地表拱生著,成年人可以自由地從根下穿來穿去。它們生長在沙土山坡上,大風從樹根下刮走了土壤,而樹根為了使樹生存下來,卻越來越深地紮入貧脊的土壤中。 



聖石傳說 故事家喻戶曉視貝加爾湖為眾神之地的布裡特族人,流傳了不少神話傳說,尤以安加拉聖石傳說最為家喻戶曉。在貝加爾湖流入安加拉河的出口處有一塊巨石橫在中流,當地人稱之為「聖石」。據說很久以前,湖邊居住著一位名叫貝加爾的勇士,膝下有一個名叫安加拉的女兒,美貌動人;貝加爾對女兒非常疼愛,又管束極嚴,不准她步出家門一步。一日,遠方飛來的海鷗向安加拉傳送信息,使她得知一位名叫葉尼塞的青年如何勤奮勇敢,愛慕之情油然而生;貝加爾得知後,斷然不允,欲將女兒許配給附近一個小夥子,安加拉苦求無望,於是悄悄出走,貝加爾沉睡猛醒,追之不上,隨手撿起一塊石頭向女兒逃走的方向擲去,可是女兒已走得很遠,如願地投入葉尼塞的懷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