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與茶為伴歡娛黃昏,與茶為伴撫慰良宵,與茶為伴迎接晨曦。—— 撒母耳·詹森



英國人每天“Teatime”有多次,但最重要的是下午茶:精緻的桌布、考究的茶具、豐盛的點心、氤氳的茶香……英國人歷史上不曾種過一片茶葉,卻用從中國、印度進口的茶葉,創造了自己獨特華美的品飲方式,讓英式下午茶的文化享譽天下。英國的下午茶裡,茶也只是個引子,花樣繁多的點心和從容的生活方式。



精緻悠閒的英式茶~一首英國民謠這樣唱道:當時鐘敲響四下時,世上的一切瞬間為茶而停。英國人每天“Tea time”之多,讓人覺得他們三分之一的人生都消耗在飲茶中了。清早剛一睜眼即在床上享受一杯床前茶;早餐時再來一杯早餐茶;上午無論公務多繁忙也得停頓20分鐘啜口工休紅茶;下班前則有更雷打不動的下午茶,這是不得打擾的法定時刻;回家後晚餐前再來“High Tea”;夜晚就寢前則少不了一次告別茶“After Dinner Tea”。當然,這大大小小的茶歇,品質最好的就是下午茶了精緻的桌布、考究的茶具、豐盛的點心、氤氳的茶香,如果你以為英國人刻板就錯了。誰能停下來,誰就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維多利亞時代,下午茶在英國貴族家庭的草坪上或富麗堂皇的客廳中開始流行起來  執著的浪漫~維多利亞時代,英國人每天只吃早點和晚餐,貴族則一般在晚上8點之後才用晚膳。早晚餐之間的悠長間隙,讓不少人饑腸轆轆。生理上的饑餓還在其次,更主要的是,一些貴婦在這漫長的時光裏,百無聊賴。這其中就有 公爵 夫人安娜瑪麗亞女士,她在下午安排女僕備好麵包、奶油、茶,邀請三五知己,堂而皇之地嘮家常八卦、服飾、購物、緋聞,這些話題成了打發午後時光的最佳內容。



這麼好的虛度光陰方式使得許多名媛仕女趨之若鶩,進而衍生出各種禮節,下午茶在社交圈內流傳開來。最初,下午茶只在英國貴族家庭花香四溢的草坪或富麗堂皇的客廳中舉辦,漸漸地,打破只有女士參加的規矩,男士也被邀請進來。最傳統的英式下午茶~帶動宮廷貴族享受中國茶開風氣之先的功臣,當屬1662年下嫁英王查理二世的葡萄牙公主凱薩琳,人稱飲茶皇后。當年她的嫁妝包括221磅 紅茶及精美的中國茶具,那個時代紅茶之貴重堪與銀子匹敵。新皇后高雅沖泡品飲的表率作用,引得貴族們爭相效仿。再後來,下午茶從上流社會傳到中產階級。



最傳統的英式下午茶,男士會穿著黑禮服,女士則要穿著鑲著蕾絲花邊的絲綢裙子。 現代生活簡化了禮儀,白色蕾絲鏤空桌布,一小束鮮花,精緻的三層點心架,是英式下午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再點綴以鮮花、蠟燭和優美的背景音樂,閒適優雅的下午茶氣氛自然就有了。精緻下午茶~如今下午茶喝的最多的是紅茶將切碎的茶葉末裝在一個小紙袋裡,泡茶時把茶葉連小紙袋浸入熱水杯裡,並且通常一小袋茶只泡一杯水,喝完就丟棄。除此,英國茶裏還可放入一片鮮檸檬、方糖和新鮮牛奶,這樣泡出來的茶和中式茶味道已是南轅北轍。



英國是世界頭號茶葉消費大國,每天英國人一共喝掉13500萬杯茶,每年共消費掉世界茶葉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典型的英國人無論身陷多麼糟糕的困境,都首先會沏上一杯茶鎮定自我。如今英國下午茶更趨於生活化和隨意,任何時候都可喝上一杯,最重要的是能享受片刻寧靜。有的人家甚至多年如一日地堅持在某個角落的落地窗前觀察著窗外的某一幅固定景色飲一杯茶,每天觀察窗外景色與前一天的細微差別,365天的同一時刻只看一個地方的一個景物,這確實是執著的浪漫。



未曾品嘗過英式下午茶的人,在侍者將三層架的點心送上桌時,馬上就能體會到英式下午茶的精巧、貴族氣息。茶和點心是基本配置,偶爾搭配咖啡、香檳,加上芳香美味的糕點,很適合與好友或生意夥伴促膝長談。英國人喜愛的茶品有三種:口味較重的混合茶搭配比較甜潤的糕點,味道好的錫蘭茶與黃油餅乾或三明治一起食用,產自印度東北的大吉嶺茶比較清淡,與有代表性的下午茶糕點海綿蛋糕搭配。英式下午茶甜點品種繁多,其中最經典的要數司康餅。司康餅原是蘇格蘭人的一種速制麵包,得名于具有悠久歷史的被稱為司康之石的地方,那裏是原蘇格蘭王室的加冕之地。傳統的司康餅做成三角形,以燕麥為主要材料,是將麵團放在煎餅用的淺鍋中烘烤。而流傳到現在,小麥麵粉成了主要材料,也有圓形、方形等形狀,還可以加入葡萄乾、果仁等一起入烤箱烘焙。司康餅的製作關鍵在於發酵和烘烤。好的司康餅看起來外表很硬,吃起來卻無比鬆軟。傳統吃法是直接吃,另一種吃法是與草莓醬或黃油一起食用,清爽可口。不過,無論怎麼吃,司康餅要趁熱食用。



英式下午茶塔盤各層擺放的甜點都有固定品種。底層點心一般有三明治、乳蛋餅或司康餅;塔盤第二層擺一小塊檸檬蛋糕、一塊蘿蔔蛋糕和一塊生薑蛋糕;頂層是法式糕點,色澤鮮豔,外形精巧,優美得讓人不忍下口。至於英國人自家的下午茶則沒那些禮儀,但也全然是要關起門來營造點氣氛,把玩點小小的情趣,家人其樂融融地小聚,也很風雅,這樣的場合也會請某個私人朋友加入,那是完全當成自家人對待。



《聯合早報》報導每年出版的《英國最好的茶屋指南》中,倫敦著名的Ritz飯店總以昂貴與尊貴名列前茅。該飯店是由戴安娜王妃的男友多迪之父經營,戴妃生前時常光顧。來這裏喝下午茶男士必須打領帶才能入內,並一定得事先預定座位,最忙時需提前兩星期方能覓得一席。中國茶、法國點心、紅男綠女、刻意的高雅,於某些人就是一種頗有成就感的享受。多數英國成年人在被問及你要喝什麼飲料時,回答都是“Tea forever(永遠都是茶)”。英國人平均每人每天要喝5杯茶,每年喝掉的茶葉占世界茶葉出口市場總銷量的1/3茶葉是17世紀開始傳入英國的,因為運費昂貴,加上英政府對這種東方洋玩意課以重稅,因此能享用得起茶葉的只有那些富貴階層。既然茶葉如此金貴,喝茶便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能夠用茶招待賓客,成為誇耀富裕的最佳形態。當時,英國名媛淑女們腰間都藏有一把鍍金嵌玉的小鑰匙,用來開啟特製的茶葉箱,即使是泡茶也由女主人親身主持,怕的是傭人會順手牽羊偷茶葉。



英倫風情茶點~18世紀下半葉,隨著茶葉稅的下降,茶葉專供貴族富豪的歷史也結束了。伴隨喝茶時髦起來的是中國茶具迅速走俏,用中國瓷茶壺、茶杯沖飲茶,成為一種風尚。當時英國出品的瓷器,從造型到圖案花色,皆模仿中國的瓷器,不過始終比不上擁有世代相傳的精神工藝的中國貨。據說,用英國產的茶具沏茶時茶杯會因受熱而爆裂,因此,要先往茶杯裏倒些冷牛奶,然後才能用開水沖茶。有錢人為了誇耀自己用的是高價購來的正宗中國茶具,往往故意當著客人的面,先將滾燙的開水直接澆到茶杯裏,再注入牛奶。英國文學作品中,似乎到處都有與下午茶有關的場景。印象最深的是移居英國的新西蘭現代女作家凱薩琳·曼斯費爾德的短篇小說《花園茶會》。富有人家為舉辦一場下午茶會,在花園裏搭帳篷,請專門的樂隊,做精緻的點心,定制昂貴的糕餅,煞費苦心,不亞於一場大型私家宴會。英國文學作品中,似乎到處都有與下午茶有關的場景



居住在英國的美國小說家亨利·詹姆斯也沉浸在英式下午茶裏。他的長篇小說《一位女士的畫像》講述一位年輕、貌美、聰明的美國女郎前往歐洲探索人生,開篇就是泰晤士河畔典型的英國風景中進行的一場雅致的下午茶會。勞倫斯《兒子與情人》中幾乎每一章都出現的下午茶場景,馨香,浪漫,苦澀,那些生活在底層的礦工和他們的子女在下午茶中體驗著人生的各種滋味,那個頗有小資情調的礦工妻子鋪上上好的桌布,洗淨細瓷的藍花兒茶杯,請來畢業于牛津大學的小鎮牧師,共用一個昏暗但曖昧的午後。



標誌性的英倫生活:下午茶在英國大學校園裡更為流行,喝茶一般都是在學校的咖啡點心店和教員的專門咖啡廳裏,咖啡店一般都設在風景宜人的地段,或面對花園草坪或臨水而建,來來往往都是神情單純的學子,與周邊美麗的環境很是和諧。原劍橋大學校長布羅厄斯曾這樣詮釋劍橋精神:活躍的文化融合和高度的學術自由。而形成這一精神氛圍的重要形式,他認為就是下午茶和喝咖啡時自由隨意的交流。教授學者們把學術課題帶到下午茶會上來討論,書香茶香交融,那種輕鬆雅致的氛圍,比英國大學裏流行的西裝革履的高桌宴會更讓人感到親切自如。


茶壺送進書房來時,房間裏立即彌漫著沁人心脾的芳香。一杯茶落肚後,整個身心得到了極好的慰藉。綿綿細雨中散步歸來,一杯熱茶所提供的溫馨美妙得難以形容。《傲慢與偏見》中的主角們,都是喝著茶,展現著英倫生活百態。以茶開始每一天,以茶結束每一天,英國人樂此不彼地重複著茶來茶去的作息規律。


富有人家為舉辦一場下午茶會,在花園裏搭帳篷,請專門的樂隊,做精緻的點心,定制昂貴的糕餅,煞費苦心,不亞於一場大型私家宴會。茶壺送進書房來時,房間裏立即彌漫著沁人心脾的芳香。一杯茶後,整個身心得到了極好的慰藉。綿綿細雨中散步歸來,一杯熱茶所提供的溫馨,美妙得難以形容。



英國人喝下午茶的禮儀~1. 喝下午茶的最正統時間是下午四點。在維多利亞時代,男士須身著燕尾服,女士則著長袍。


2. 通常是由女主人著正式服裝親自為客人服務,非不得以才請女傭協助,以表示對來賓的尊重。


3. 一般來講,下午茶的專用茶為大吉嶺與伯爵茶、綠茶或錫蘭茶等傳統口味純味茶,若是喝奶茶,則是先加牛奶再加茶。


4. 點心食用禮儀由淡而重由鹹而甜。先嘗嘗帶點鹹味的三明治,再啜飲幾口芬芳四溢的紅茶。接下來是塗抹上果醬或奶油的司康餅,最後才由甜膩厚實的水果塔,帶領你親自品嘗下午茶點的最高潮。


5. 品賞精緻的茶器。雖然喝茶的時間與吃的東西(指純英式點心)是正統英式下午茶最重要的一環,但是少了好的茶品、瓷器、音樂、甚至好心情,則喝下午茶就顯得美中不足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