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絕美的古城就是雲南麗江,美到令人傾心



玉龍雪山高山駿凜令崇拜而神聖,納西古樂聲聲悅耳動聽,小橋依依古味風韻,流水潺潺水草翠綠,魚兒悠悠快樂自得



芳芳在麗江要看流水,水清冷有聲,青石路潔淨無泥,穿街過巷,入院過牆



 


在麗江,要看城,城渾厚自然;在麗江,要看石橋畔,橋沉靜安然;在麗江,要看山,玉龍雪山雄偉壯麗


在麗江,要看人,麗江女子柔情似水,男人像玉龍雪山守護著他心愛的女人。



大自然以鬼斧神工功創造了這一方神奇美麗的雪山而雲南麗江是由於麗江的美可以令人陶醉,已有800年歷史的麗江,歷代均為滇西北的政治中心


大旅行家徐霞客記述麗江古城:“居廬駢居,榮坡帶,民房群落,瓦屋皆比”



 


由此可見,當時麗江古城已是一座規模較大的高原古鎮。


由於古城處於滇川康藏交通要衝,是歷史上茶馬古道的重要通道必經之地。


 


自清代初葉以來,商旅雲集,各路馬幫往來不斷,大研古鎮成為重要的貿易中轉站。


木裏,源鹽,永寧,下關,大理,維西及中甸,拉薩等地客商彙集于此,交換各種土特產品及日用品,曾一度成為雲南通達印度的重要古鎮。




古城中心,由整齊繁華的鋪面圍成一塊方形街面,稱四方街,這就是由於麗江地處滇川康藏交通要道的結合點,自清初,就有四方商旅來這裏貿易,使麗江古城成為滇西北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手工藝品產地。


納西語稱這裏為“工本”,那意思即是“倉庫聚集的地方”。藏族地區的毛紡織品、山貨藥材從麗江轉銷內地。西雙版納、鳳慶、下關等地的茶葉、日用百貨從麗江運往藏區。


四方街是大研鎮的中心,象徵著“權鎮四方”,身著五顏六色民族服裝的各族人民在此交易商品,是大研鎮最熱鬧喧嘩的地方。 四方街街面寬廣,主街有四條,向四周輻射。



每條街道又分出許多小街小巷,街巷相連,四通八達。每條巷道,均由五彩花石鋪就,雨季不泥濘,夏季無塵土,顯得光滑平整。


四方街上,仍保留著古代利用河水清洗街道的裝置,可以定期清洗街道,保持古城潔淨。




 在古城的四方街裏,沒有時間的限制,可自由自在地漫步在古城青石板路



在月夜之中,古城別有一番情趣,石板路,小橋流水,紅燈籠高高掛,古城夜色之美,尤其濃烈而狂野,還有充滿浪漫的酒吧,麗江的夜也是情侶們戀愛的天堂。




清晨的古城,安靜悠然,偶見有人在走動,能看到當地的居民、攝影者和旅遊者的影子,沒有人喧嘩,自在而悠閒。


芳在著寧靜的清晨漫步,心中沒有絲毫的雜念,走在青石板路上,那堅硬的五花石板路光亮如鏡,空氣十分潔淨,故心情也顯得十分的輕鬆。




不停的遊走著古城民居的特色在我大腦中也慢慢明朗起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轉角樓”,它們多以院子為中心,內向的庭院 組合,廈子(外廊)是納西民居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北京的四合院和當地土木結構特色於一體


正房堂屋,兩旁側室,走廊寬敞,天井宏亮,門窗多精雕細刻花鳥圖案,門樓修得富麗堂皇,體現了納西族人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



這裏建築景致佔據了數碼相機很多的記憶體,不過,這是值得的。來古城一定要去看“木府”,木府是明代木氏土司所建的宮室


在徐霞客《滇遊日記》中寫到:“木氏居此二千載,宮室之麗,擬于王者”。木府是完全模仿北京紫禁城的格局建造的,占地46畝,中軸線長369米,整個建築群體座西朝東,“迎旭日而得木氣”。木牌坊上大書“天雨流芳”四字,乃納西語“讀書去”的諧音,體現了納西人推崇知識的靈心惠性



古牌坊通體皆石,結構三層,是國內石建築的精品;議事廳端莊寬敞,氣勢恢宏,是土司議政之殿


萬卷樓集兩千年文化遺產之精萃,千卷東巴經,百卷在藏經,六公土司詩集、眾多名士書畫,皆是翰林珍奇,學苑瑰寶;


護法殿又稱後議事廳,是土司議家事之殿;光碧樓乃後花園門樓,史稱其建築“稱 甲滇西”



 


玉音樓是接聖旨之所在歌舞宴樂之地;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產物,而獅山古柏深處,還有木氏土司祭天、祭祖、祭大自然神“署”的本  土宗教活動場所。木府充分體現了納西人廣采博納多元文化的開放精神。



  木府是一座輝煌的建築藝術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築的風采氣質,同時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築古樸粗獷的流風餘韻,而其府內玉溝縱橫,活水長流的佈局,則又見納西族傳統文化之精神。




潺潺的流水是麗江古城的特色,河水引自玉龍雪山的雪水和黑龍潭的泉水,清澈見底,清甜可口,能飲用,洗滌,灌溉,是古城居民的幸福泉水,引入城中的河水,分為西河,中河,東河三條岔河穿城而過。



每條小河又分成若干支流,穿街繞巷,入院過牆,流遍全城。條條街道見流水,戶戶門前有清溪。清澈的溪流為居民用水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他們用水十分講究,名為三眼井,即泉水噴湧的第一眼井供飲用;下流第二眼井為洗菜;再下流第三眼井方可用以洗衣服,嚴格分開,不准亂用。同時,也增加了空氣的濕度,調節了古城的氣候,還有利於防止古城的火災。


一石跨渠,即成一家,水繞民家,自然處處以橋通路。



 


大研保存了許多座明清的石拱橋,雖經幾百年的風雨剝蝕、兵火焚毀,乃至多次大地震的破壞,石橋如故,為這個“中國的東方威尼斯”。


時光流逝已過去數十天,可芳的記憶還不時得映現出麗江的美麗臉龐,也許這就是麗江的魅力。


每每翻開紀錄那段時光的照片,思緒又回到這裏---我心中最美的人間天堂,人間仙境,很想就這樣為她而沉醉下去無法自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