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先民是自兩晉以來南移至嶺南的中原人




  兩宋時期飽受戰禍遷徙之苦的人們,又再一次被迫跟著新難民遷徙南移。但嶺南所有的平源沃土,早已為土著及兩晉時直接遷入的移民所擁有,他們只好尋找無人居住的荒山僻地,再次開發,以確保生存。廣東有句俗語,叫做“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這是毫不夸張的對客家人的真實寫照。 

  中原漢族和客家曾有過5次大遷徙,前3次是中原漢人的南遷︰ 

  一在西晉末懷、愍兩帝年間,五胡亂華時期; 

  一在唐末五代(因中原地區長期戰亂); 

  一在宋元之際(元人稱帝和元軍南下)。而后二次則由客家轉遷外出︰ 

  一在明末清初。清康熙十年(1671),乃下詔書,提出 “移湖廣、填四川”,由梅地轉遷出去的客家人實有不少。據說,已故的朱德委員長,其祖先就是那個時期轉遷入川的。 

  二在同治四年(1865),太平軍失敗后,或逃往外地,或遠出南洋的人很多。如太平軍天王洪秀全,封王賴漢英(洪的妻弟)、楊秀清、羅泌芳、吳如孝、侯官勝等,均已注明他們的祖籍原是嘉應州。 

  土洋結合便于居住易于防守開平碉樓開風氣


 

  中國民居是一個地方一個特點,一個地方一個規矩,很難說哪兒的民居最正統。到了廣東開平,人們的視野一下子拓寬了,在這裡,人們既能看到傳統的“國味”院落式住宅,又能看到泊來的“洋味”樓房式碉房,不過其中最具地方特點的要數碉樓了。開平歷史上社會治安混亂,而且地勢低窪,河水太多,又靠近南海,每遇海潮或台風暴雨,都容易發生洪澇災害。因此,開平人從清朝初年開始建築碉樓,作為防澇和防盜之用。 

  朝代的更迭,往往帶來社會的動亂。辛亥革命以后,由于軍閥割據,戰亂頻繁,土匪們看到開平的水陸交通方便,而僑眷、歸僑的生活比較優裕,就集中在開平一帶作案,不但擄掠鄉民財物,往往還擄人勒贖,幾乎每天都有慘案發生。民國十一年12月的一個夜晚,一大群匪徒劫掠赤坎開平中學,旁邊鷹村碉樓的探照燈一下子打開照射,四處的鄉團聞訊及時截擊,救出校長及學生17人。這件事一下子轟動了開平,海外華僑得知后也十分驚喜,覺得在防范匪患上,碉樓確有作用,因此,他們寧可在外節衣縮食,也集資匯回來建碉樓,開平一下子興起了建碉樓的風氣。人們不斷總結使用經驗,國外的華僑又把西方的先進建築技術介紹過來,中西融會,土洋並舉。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居住模式客家土樓建世界民居奇跡 

  說到福建民居,最有名的莫過于土樓,尤其是圓樓。見過土樓的國外專家無不驚嘆,稱土樓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居住模式”。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的教授茂木計一郎先生稱圓樓“是天上掉下來的飛碟,是地上生長出的蘑菇”。 

  土樓主要分布在客家人居住的偏僻山區,如永定縣、南靖縣西部、龍岩縣南部等。永定縣是土樓最多的一個縣,全縣有高度三層以上、歷史在50年以上的方樓7000座、圓樓300多座。 

  福建土樓形製上多彩多姿,有單體土樓、方形土樓、圓形土樓、□字樓和半月樓等類型。單體土樓主要是在永定縣,樓頂是歇山形式的大屋頂、大出檐,牆體呈下寬上窄的傾斜形式,就像是過去城樓上的建築,構成生動而絕妙的藝術形象。單體土樓還可以自由結合,組成各種各樣的群體造型。 

  宗祠與住宅合二為一圍攏屋顯宗族性 

  廣東梅縣群山起伏,一望無際的小丘陵一個連著一個,一片郁郁蔥蔥。小山包之間,是一塊塊形狀各異的稻田,稻田的深處坐落著處處民居。大部分民居是一組馬蹄形的建築群,前面有一個半月形的水塘,整體構成一個體育場式的平面,這就是客家民居形式的一種──圍攏屋。圍攏屋的前面一般都是水塘和田野,比較開敞,而后面往往是樹木或山坡。欣賞圍攏屋,主要在于看它由幾十間、上百間的房屋組成的完美組合。在青山綠水之間,幾乎每一幢圍攏屋都不完全相同,這屋頂平面的美,是其他建築形式所難以比擬的。 

  梅縣圍攏屋的宅名很雅,像“宇安廬”,取屋宇安寧之意; “人境廬”,取自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結廬在人境”的名句。除了“廬”以外,梅縣客家圍屋常用的名稱還有“堂”“樓”“第 ”等︰“堂”的名號都帶有某種紀念意義︰“樓”表示宅子是由樓房構成的;而“第”非得家裡有一定的地位才行,往往是大戶人家的宅名。 

  圍攏屋的牆體是三合土夯土牆,除了用石灰、黃泥和沙石攪拌以外,還摻入適量的糯米、紅糖。牆體不厚,一般只有30厘米,這樣可節約材料。這種牆體非常堅固,其耐久程度比水泥還要好,現在梅縣一些已有幾百年歷史的圍攏屋,其牆體仍然難以釘入鐵釘。梅縣的客家圍攏屋是在當時的歷史和社會條件下產生的,適應了當時的居住、防御和生產的需要。宗祠、住宅的合一,增強了家族凝聚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