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王朝與吳哥窟

中南半島,即現在我們所稱的東南亞,從第一世紀開始即有國家在這個地方興起。

 

西元一、二世紀,也就是相當於中國漢朝,在越南北部稱為「南越」是屬於中國的領土,而在南部則有一個國家稱為「占婆」。在占婆的西部,約在今天的寮國、柬埔寨、泰國的地方則有一個強大的帝國叫「扶南」。扶南的國力很強,一直維持到西元六世紀,被來自北方、原臣屬於扶南的國家「真臘」所滅。真臘後來分裂為南北,北真臘又稱「陸真臘」,南真臘又稱「水真臘」。

 

南北真臘到了西元802年,被Jayavarman II所統一。他自稱為柬埔寨王國之君。到了Yasovarman I,興建吳哥城並以此做為首都,此後稱為「吳哥王朝」。吳哥王朝稱霸中南半島很久的時間,約從九世紀一直到十五世紀。

 

吳哥王朝留給後世最大的遺產,就是吳哥窟(即吳哥城)的寺廟群,共有百餘座佛教和印度教的寺廟,是全球最大的寺廟群,被聯合國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全球七大奇景之一。吳哥窟只用石塊興建,最巨型的石塊達八噸重,石塊總體積與埃及金字塔所用的不相上下,以當時的人力物力來說,簡直是個奇蹟。

 

1431年,吳哥城為泰人所奪,吳哥王朝的領土也大為縮減,吳哥王朝也另以金邊為首都,此後吳哥城時而為柬埔寨時而為泰國所有,造成日後兩國爭奪此城的歷史背景。

 

1907年,泰國與法國簽訂條約,把吳哥窟割給法國的殖民地柬埔寨。第二次大戰期間,吳哥窟又回歸泰國數年,1947年泰國才又把吳哥窟歸還柬埔寨。荷蘭海牙的國際法庭並曾就吳哥窟的所有權做出歸屬柬埔寨的判決。

吳哥地區是一個很大的遺址,大約有3/4個台北市大,整個地區從西元6世紀的真臘王朝興起而逐漸發展,一直到西元13世紀以後才因泰族入侵而逐漸衰敗﹔幾百年來,整個吳哥遺址就這樣埋沒在叢林之間,直到19世紀,隨著西方人探險、考察,吳哥遺址才逐漸被有系統的清理出來,並於1992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也在近幾年間成為西方觀光客最愛的旅遊景點之一。


整個吳哥遺址中,最具盛名的就是「吳哥窟」(Angkor Wat)。吳哥窟為吳哥國王蘇魯亞瓦曼二世(Suryavarman Ⅱ)於12世紀時興建的國廟,東西長1.5公里、南北長1.3公里、佔地達2000公頃。由於面積甚廣,加上建築華麗、浮雕精美,也因此被列為世界七大建築奇景之一,更讓「吳哥窟」一詞,成為整個吳哥遺址的代名詞。

從吳哥窟往北3公里,可以到達「大吳哥城」(Angkor Thom)。大吳哥城為吳哥國王加亞巴曼七世(Jayavarman Ⅶ)於西元9世紀末興建的王城,整個王城長寬各3公里,以百因廟為中心,附近遍布著如鬥象台、癲王台、閱兵台等等王城遺址,南西北方各有1座城門,東方2座,合計5座城門。(圖/大吳哥城南門外的阿修羅像)

吳哥窟與大吳哥城裡的百因廟,是整個吳哥遺址最重要的兩個景點,其他遍布周遭、保存尚稱完善的神廟遺址,也有數十座,例如有號稱浮雕最精美的女神廟(Banteay Srei)、保留巨木包圍景觀、以及神奇敲心塔的「母廟」塔普羅姆寺(Ta Prohm)、保留著叢林草原荒涼情狀的「父廟」普瑞漢寺(Preah Khan)、號稱天然藥草SPA池的尼亞克波安(Neak Pean)、還有用來作為皇室殯儀館的卜里盧(Pre Rup)……等等。

這些神廟,各有各的特色與美麗,整個旅遊重點,也就是到這裡來觀賞當年遺留的建築、浮雕、佛像,感受當年的歷史、氣勢,以及觀賞現今的日出、夕陽。

如果對神廟遺址、殘破石頭不感興趣,來這邊就只是曬太陽、樓梯爬高爬低活受罪,如果喜歡古蹟、歷史,以及第三世界的人文與自然景觀,吳哥地區,就是相當優秀的旅遊景點。

吳哥遺址位於柬埔寨(Cambodia)首都金邊(Phnom Penh)西北方265公里處,遺址區內只提供餐飲,不提供住宿,主要入口與住宿村鎮為距離大約7公里遠的暹粒(Siem Reap),暹粒本身只有一點點古蹟與景點,但為了因應眾多的觀光客,村內有著為數甚多的高級飯店、便宜民宿、紀念品販售商店、美食餐廳、傳統舞蹈與皮影戲表演、盲人按摩,以及租車、旅遊諮詢等等單位,是享受夜生活的好地點。

由於吳哥地區並非新興景點,本報也曾針對此一地區進行深入的精采報導,也因此,接下來的景點介紹,將以照片展示為主,讓讀者可以藉由照片,欣賞整個吳哥地區的美麗。
吳哥窟位於柬埔寨暹粒,占地195萬平方米,其中的山形廟中心塔高65米,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亦是柬埔寨的象征,被印在國旗上。
雄踞在金邊西北約310公里處的吳哥古跡群,是柬埔寨吳哥王朝的都城遺址,現存古跡主要包括吳哥王城(大吳哥)和吳哥窟(小吳哥),全部用石頭建構以及精美的浮雕藝朮是吳哥古跡的兩大特點。吳哥古跡始建于公元802年,前后用400余年建成,共有大小各式建筑600余座,分布在約45平方公里的叢林中。

吳哥王朝輝煌鼎盛于11世紀,是當時稱雄中南半島的大帝國,也是柬埔寨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吳哥王朝于15世紀衰敗后,古跡群也在不知不覺中淹沒于茫茫叢林,直到400多年后的1860年被法國博物學家發現,并向歐洲和世界廣為宣傳介紹,才重現光輝。

今天的吳哥古跡群已成為柬埔寨旅游和考古勝地,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但長年的風雨侵蝕和戰亂的破壞,已使許多古跡變為廢墟,令人痛惜。柬埔寨政府正在積極開發和修繕,以使吳哥古跡更好地展現其風采和價值

風土味十足的小國家—柬埔寨

沒有大都市的噪動,只有小城鎮的悠閑和懶散。除了屈指可數的几條干道鋪有瀝青,城內的小街橫路仍是紅土路,數十萬居民就生活在紅土路兩旁的綠蔭中。這就是金邊,柬埔寨的首都,一個充滿個性、風味十足的城市。

在金邊這座古老的都市中,卻有中國的影子在閃動,很容易就讓中國游客和金邊親切起來。如金邊的市中心是一個巨大的自由購物市場,它被稱為“中國區”,這里有大量的華人商鋪。在金邊的商業經濟中,華人占了舉足輕重的位置。金邊還有一條廣東街,這是讓廣東游客開心的事。此外,讓人血熱的是毛澤東大道的故事。毛澤東大道是早期由中國政府援建的一條城市街道,經過了數年使用后已損壞,前兩年台灣政府提出可以投資重修葺,但條件要將路名改為李登輝路。金邊的華人首領許銳騰先生獲悉后以更優惠的條件將修葺毛澤東大道的捐助包攬下來,在中國大使館的支持下,許先生發動了當地的部分華商出錢出力,使毛澤東大道變成了金邊最漂亮的街道,使毛澤東大道成了當地華人的驕傲和中國游客的自豪。

暹粒

請注意,除了「吳哥」外,「暹粒」其實也是一個相當迷人的城市。 暹粒也有一條小河流經,比貢布河更小、更平易近人。河兩旁的巨樹,大到可以將河兩岸的路都覆上一層寬寬厚厚的樹蔭。沿著河流向南走,會到達舊市場(Old Market),在那附近有許多大小商店,販賣著一些看起來專門賣給有錢觀光客的紀念品。重點是,在舊市場和夜市之間的那一區,相當有異國風味;尤其是傍晚時,看起來有些美國西部鄉村的味道。大多中上階層的自助旅行者都喜歡駐足於此(這裡有得住有美美的餐廳可以吃飯,更有難得一見的Mini Market)。


柬埔寨吳哥窟大吳哥城中的百因廟,裡頭的微笑佛頭,正是「微笑高棉」一詞的起源。
大吳哥城(Angkor Thom)面積很大,長寬大約都是3公里,裡面遍佈著王城、水池、百因廟、鬥象台、閱兵台、癲王台……等等遺址,是以前國王辦公跟住宿的地方。王城以百因廟(Bayon)為中心,而百因的微笑佛頭,也就是人稱「微笑高棉」的起源。

百因廟距離四邊城門都是1500公尺,真的很中心。廟內計有四面佛塔49座,加上四邊共5座城門,合計54座,聽說就是代表當時吳哥王朝所統轄的54省。



這些佛塔,高矮不一,個個都帶著不同的微笑,有的很可愛、有的很神秘、有的很欠揍,不管怎麼笑,反正這就是微笑高棉一詞的起源。有聽說這些佛像,都是以建造者加亞巴曼七世(Jayavarman Ⅶ)的面容為基礎加以打造。








部分佛塔間,目前供奉著佛像,有些尼姑就在廟前等著遊客進入上香添香油錢。這樣的畫面,以及由佛塔叢林、佛塔窗台所架構出的視覺景觀,在在都讓人感覺一股崇敬與神秘。








百因廟內有著許多的「阿帕莎喇」(Apsara)雕像。這一張配上歷史殘敗與光影變化,唉!……拍得真好!阿帕莎喇跟百因廟中的微笑佛頭一樣,都是當地相當著名的微笑佛像,佛頭是微笑高棉,阿帕莎喇就經常被稱為「東方的蒙娜麗莎」。







百因廟中最著名的還有壁雕,這裡的壁雕比起吳哥窟中的壁雕,一點也不遜色,除了更寫實外,也更貼近平民百姓生活,也因此,成為歷史學家研究當時生活情景的重要依據。這些壁雕描述的,是當時跟越南占婆人打仗的行軍畫面,還有市民生活情景。像這張圖中這種有鬍子、戴髮髻、帶著嬉皮笑臉的,就是當年來幫吳哥王朝打占婆的中國宋朝軍隊。





像這種沒鬍子、厚嘴唇、長耳垂、一臉堅毅認真又樂觀知命,足以為人類典範的,就是吳哥王朝的軍隊。










這張很好笑,後面那個宋朝阿兵哥閒閒沒事,抓了隻烏龜來咬吳哥阿兵哥的屁股,真是無聊到很好笑。宋朝軍紀的敗壞,就這樣被吳哥人紀錄下來。










不過吳哥人也挺誠實,像這個偷喝酒的自己人,也被記錄下來。










終於打贏來自越南的占婆人了。當然是打贏了才會建廟、雕壁畫,這種勝利的畫面,也一定要好好記錄下來。





帶著大象,大家高高興興回家慶祝去。







回家殺豬宰牛,下鍋好好吃一頓,吃完回家抱老婆。






這種描述市民生活情景的也很多,像這張誇獎小孩成功把明信片賣給觀光客的情景,真的就跟現在沒兩樣。類似的壁畫中,也可以看到來到吳哥經商的宋朝商人,也跟現代的華人台商到柬埔寨開色情酒店的場景沒兩樣。




還有一些是描述洞里薩湖的驚險爭戰場面,或是描述洞里薩湖鱷魚跟鴨子吃魚的畫面,也都很有趣。來這邊光看壁畫跟微笑佛頭,就可以看上半天。




很多日本馬子會到這邊來素描,是搭訕的好時機。我在想,日本作家、魅力歐吉桑妹尾河童,應該就是常常這樣站著畫素描。









這張是鬥象台。大吳哥城除了百因廟外,還有很多的王城遺址,這個鬥象台與一旁的閱兵台,根據中國元代周達觀在1926年到1927年間來吳哥外交訪問後所寫的「真臘風物誌」描述,應該是國王迎接外賓與勝利官兵的重要場地,聽他講得當年很壯觀了不起,不過現在很殘敗了。



附近還有一些像癲王台、巴扶恩等等等景點,不過,整個大吳哥城中,保存最好最值得好好看的,也就是四邊的城門跟中間的百因廟。

大吳哥城一共有5座城門,東南西北各一座,其中,東門旁邊又多出一座勝利之門,可以直通吳哥城內的閱兵台,專門用來迎接戰勝官兵之用。5座城門統統是四面佛頭的形狀,跟百因廟中的佛頭很一樣,5座城門,南門保存最好,西門則是最淒美的門。



這是南門。除了城門主體以及門外橫跨護城河面的佛像、阿修羅像統統都在外,地面也舖上了柏油,走起來很好走,也因此成為目前最主要的入口。


面對南門,左邊欄杆上計有54座佛像,表情各異。











面對南門,右邊欄杆上也有54尊阿修羅像,也是長相各異。所謂的阿修羅,指的就是無法去除嗔恨之心的修道人,死後墜入「天、人、阿修羅、地獄、惡鬼、畜生」六道輪迴中的阿修羅道。聽說阿修羅的法力都很高強很厲害,就可惜很愛生氣。







南門外邊有一群大象,可以坐著到百因廟,每次10元美金。聽起來很炫吧!想像著坐著大象直接坐到鬥象台,接受沿途百姓的歡呼、接受國王的勉勵,然後賜給戰士椰子一顆,大象香蕉一串。很炫!



從南門坐大象到百因廟,大約要20幾分鐘,沿途就走在柏油馬路旁的象徑,穿過草原與樹林,到了靠近百因廟前,還會有一堆大猴抱小猴,從樹上跟人要東西或是偷偷灑尿,很有趣。我沒坐大象,因為騎腳踏車,坐完大象後還要自己走回去騎腳踏車,很麻煩。不過我倒是跟在旁邊一直看,看了20幾分鐘。


這是北門。北門的樣子也還不錯,也有柏油,不過外邊的佛像跟阿修羅像已經比較不完整。










每一個城門都可以從旁邊的斜坡爬上去,爬到很靠近城門頂端的地方,除了拍照起來很方便外,也可以同時看看城內跟城外的長相。




這是東邊的勝利之門。勝利之門主要用來迎接戰勝的官兵,可以直通鬥象台那邊。門外的阿修羅跟佛像也還有一點。









這是東門。東門主要是戰死官兵送出城外安葬專用的門,看起來有點荒涼,門外的阿修羅跟佛像統統不見了。










這是西門。西門看起來最破敗、最荒涼,地面也維持著以往的泥巴、石頭路,感覺最淒美。門外的阿修羅跟佛像也統統不見了。









雖然不知道西門是幹嘛用的,不過我想應該是一般平民百姓或沒有公務員資格的政府雇員死掉以後送出城外安葬的門。西門跟東門,門外看起來都很像有鬼的樣子,兩個門都很少人去,不過我覺得最美的還是這兩個門,特別是西門。

吳哥窟與中國的萬里長城,埃及的金字塔等古蹟,同列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它列為世界級的文化資產來「列管」。


吳哥窟(Angkor Wat)在柬埔寨語言裡,「吳哥」Angkor,指的是首都;「窟」,是Wat的譯音,也就是「廟」的意思。當地人為了與「大吳哥」的吳哥城區別,稱吳哥窟為「小吳哥廟」。

小吳哥廟就是首都的廟,在12世紀時,吳哥國王蘇魯亞瓦曼二世(Suryavarman Ⅱ)所建造供祖敬神的廟宇。(圖/小吳哥廟,莊璧仰攝影)

小吳哥廟興建之初,高棉帝國篤信印度教,因此在砂岩的建築上多刻畫印度教神話。13世紀後期,佛教盛行,小吳哥廟變成佛教寺廟,石壁上多了釋迦牟尼佛神像及佛教故事,神的慈悲救苦,安慰人們破碎的心靈,成為中南半島最重要的佛教聖地。

人害怕神,也藉由神統治人。為了建造神的住所,蘇魯亞瓦曼二世花費了30多年建造吳哥窟,憑藉著強大的國勢、國王的權力,動員無數民眾,從40公里外的荔枝山,以大象車、水筏搬運石材,堆砌雕刻出壯觀華麗的小吳哥廟。

小吳哥廟的建築之美與技術,令人歎為觀止。巨大的石材,利用卡榫纍起石塊,毫無縫隙,整個建築層層隨著迴廊直上,共分3層。

第1層迴廊,壁上鑿雕的神像與圖案,刻畫精緻、線條流利,彷彿擁有靈魂般,生動描繪天神與魔鬼攪拌乳海、乳海氣泡誕生的天女「阿帕莎喇」(Apsara)們、國王帶兵征戰、極樂世界與地獄的故事。再登梯直上,就是第2圈迴廊,廊下奉祀神像,幾乎缺頭、缺手,不然就是殘存底座,被盜匪掠奪的痕跡,粗暴而殘忍。

從第2層到第3層,必須再爬13公尺高、傾斜度大、寬度窄的陡梯。因為是通往神的殿堂,所有的人類必須伏匍神的腳下,虔誠恭謹地一步一階,慢慢走上去。5座模仿蓮花花苞造型的石塔,是小吳哥廟的標誌圖騰,代表佛教教義中的「須彌山」,亦是世界的中心,石塔一圈圈地疊高,每一圈都矗立石頭神像,塔尖就像是天聽的傳輸天線,接收人們所有祈願,點滴不漏地傳到神的耳朵裡。

石塔圈圍住的石殿,就是神明的住所。寂靜肅穆的氣氛,油然而生,從窗口眺望,國王的領土就在神的看護之下。

破曉與傍晚,最金光燦爛的日光都照在小吳哥廟,帝王權杖揮出最強勁的力道,築下最壯觀崇偉的聖殿,獻給了神,也安慰了人心。

萬能的神守護著小吳哥廟,每一吋空間漫著是寧靜、安心與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