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好玩來三峽老街體驗藍染DIY:
新北市三峽區在明末清盛產可以製染料的植物大菁,加上有清澈的溪水可漂洗、溪畔可晾曬染布,因而造就當地藍染布業的發展。
三峽曾是北臺灣最重要的染布業中心,街上染坊林立。
到日治中期,西服、和服傳入臺灣,染布行業逐漸萎縮沒落。
但今天在的三峽仍有一群喜愛傳統藍染的人們,將藍染喚醒,並賦予新的生命。將藍染精緻化、藝術化,並發展成觀光休閒產業。
「三峽藍染」選用的藍染植物是馬藍,用的是傳統沉澱法來製藍,製作步驟則分為製靛、發酵還原,以及染藍。染藍的技巧包含縫染、絞染、夾染、蠟染、紮染等各種不同方法。
三峽的藍染除了用於衣裳外,在藍染喜愛者的努力創作與開發下,藍染製品變得多樣化,如服飾配件、壁飾、門簾、椅套、靠墊、馬克杯、筆記本等都可見到藍染的豐采。
除了藍染外,大豹溪的業者更開發了植物(草木)染、蓼藍生葉槌染等不同的自然染法,讓活動變得更多姿多彩。目前在大豹溪內有「簡單生活藍染工作室」及「山中傳奇」在積極推廣藍染與植物染。
藍染植物有馬藍、木藍、蓼藍、菘藍等四種。三峽藍染所用的染料植物是馬藍,俗稱大青或山藍,適合生長在潮濕陰冷之地,怕陽光直射。三峽地區有許多低海拔且背陽的山穀坡地,雜樹林叢生,很適合馬藍植物生長,在從前是重要產地。三峽的溪流水質清澈,沿岸皆可作為染布漂洗地點,外加當時淡水河船運發達,讓三峽成為染布業發展的絕佳環境。
舊稱三角湧街的三峽民權街,是三峽染布業極盛時的集中地,幾乎家家戶戶都參與染布工作,每一家店面也都有各自的祖傳配方和特色,推出的產品種類多,品質好,更是吸引大量外地商家前來批貨。
現在的三峽民權街,還保留許多當時的建築,外牆上刻著「染坊」字樣,形成相當有趣又兼具歷史味的景觀。由於藍染在日據時代西裝及和服流行後,便開始式微,至今已間斷了幾十年,三角湧文化協進會為了不讓藍染文化就此消失,輔導成立三峽染工坊,致力於保存和推廣藍染文化。
染工坊針對不同對象,推出不同的DIY藍染體驗套裝行程,一般體驗時間為1到2小時,包含三峽藍染簡介、染色技藝教作、方巾染色等,藍染是應用防染的方式製作出不同效果的花樣,常用的方式有:紮染、縫染、型染、蠟染等。
古時候染料一般用植物染料,亦稱草木染。常用的染料有紅花,紫草,藍靛等。那時候的紮染技法有米染,面染,豆染等。即用豆面,石灰調成防染槳,通過花板塗在布上,然後煮染,可出現蘭底白花的效果。根據設計圖案的效果,用線或繩子以各種方式綁紮布料或衣片,放入染液中,綁紮處因染料無法滲入而形成自然特殊圖案的一種印花方法。
也可將成形的服裝直接紮染。分串紮和撮紮兩種方式。前者圖案猶如露珠點點、文靜典雅,後者圖案色彩對比強烈、活潑清新。一般可用來做較爲寬松服裝、圍巾等。多選用絲綢面料。紮染采用民間圖案,通過對傳統的紮染工藝進一步渲染和藝術加工,使之成爲藝術化、抽象化和實用化融爲一體的工藝品。其工藝由手工針縫紮,用植物染料反複染制而成,產品不僅色彩鮮豔、永不褪色,而且對皮膚有消炎保健作用,克服了現代化學染料有害人體健康的副作用。
傳統染料以板藍根、藍靛爲主,與化學染料相比,其色澤自然,褪變較慢,不傷布料,經久耐用,穿著比較舒適,不會對人體皮膚產生不良刺激。據說,像板藍根一類的染料同時還帶有一定的消炎清涼作用,對人的健康有益。在回歸自然、提倡保健的今天,紮染布被廣泛用來制作衣褲、被子、枕巾、桌布等與人體肌膚相親的用品,格外得到人們的青睞。
紮染工藝分爲紮結和染色兩部分。它是通過紗、線、繩等工具,對織物進行紮、縫、縛、綴、夾,等多種形式組合後進行染色。其目的是對織物紮結部分起到防染作用,使被紮結部分保持原色,而未被紮結部分均勻受染。從而形成深淺不均、層次豐富的色暈和皺印。織物被紮的愈緊、愈牢、防染效果愈好。它既可以染成帶有規則紋樣的普通紮染織物;又可以染出表現具象圖案的複雜構圖及多種絢麗色彩的精美工藝品,稚拙古樸,新穎別致。 紮染以藍白二色爲主調所構成的寧靜平和世界,即用青白二色的對比來營造出古樸的意蘊,且青白二色的結合往往給人以“青花瓷”般的淡雅之感,而平和與寬容更體現在紮染的天空中。
紮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紡白布爲原料,主要染料來自寥藍、板藍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藍靛溶液,尤其是板藍根。以前用來染布的板藍根都是山上野生的,屬多年生草本,開粉色小花,後來用量大了,染布的人家就在山上自己種植,好的可長到半人高,每年三四月間收割下來,先將之泡出水,注到木制的大染缸裏,摻一些石灰或工業鹼,就可以用來染布。紮染的制作方法別具一格,舊籍生動地描述了古人制作紮染的工藝過程:"'擷'撮采線結之,而後染色。即染,則解其結,凡結處皆原色,餘則入染矣,其色斑斕。
"紮染的主要步驟有畫刷圖案、絞紮、浸泡、染布、蒸煮、曬幹、拆線、漂洗、碾布等,其中主要有紮花、浸染兩道工序,技術關鍵是絞紮手法和染色技藝。染缸、染棒、曬架、石碾等是紮染的主要工具。紮花,原名紮疙瘩,即在布料選好後,按花紋圖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別使用撮皺、摺疊、翻卷、擠揪等方法,使之成爲一定形狀,然後用針線一針一針地縫合或纏紮,將其紮緊縫嚴,讓布料變成一串串"疙瘩"。浸染,即將紮好"疙瘩"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再放入染缸裏,或浸泡冷染,或加溫煮熱染,經一定時間後撈出晾幹,然後再將布料放入染缸浸染。如此反複浸染,每浸一次色深一層,即"青出於藍"。縫了線的部分,因染料浸染不到,自然成了好看的花紋圖案,又因爲人們在縫紮時針腳不一、染料浸染的程度不一,帶有一定的隨意性,染出的成品很少一模一樣,其藝術意味也就多了一些。
浸染到一定的程度後,最後撈出放入清水將多餘的染料漂除,晾幹後拆去纈結,將"疙瘩"挑開,熨平整,被線紮纏縫合的部分末受色,呈現出空心狀的白布色,便是"花";其餘部分成深藍色,即是"地",便出現藍底白花的圖案花紋來,至此,一塊漂亮的紮染布就完成了。
"花"和"地"之間往往還呈現出一定的過渡性漸變的效果,多冰裂紋,自然天成,生動活潑,克服了畫面、圖案的呆板,使得花色更顯豐富自然。浸染采用手工反複浸染工藝,形成以花形爲中心,變幻玄妙的多層次暈紋,凝重素雅,古樸雅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