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臺北到澎湖,飛機才幾十分鐘,



從空中俯瞰,澎湖列島就像不經心撒落在玉盤裏的珠子,



靜靜地散發著迷人的光彩。



澎湖群島由近百個大小島嶼和岩礁組成,除花嶼的岩質不同外,其餘均由數層玄武岩和部分夾層的沈積岩所組成。



澎湖面積總計雖僅127平方公里,但擁有獨特的玄武岩自然景觀是台灣本島無法媲美的! 



據地質學者指出,澎湖的玄武岩經數次不連續的火山活動後,熔岩從裂隙湧出地面後急速冷卻而成。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玄武岩為望安玄武岩,其火山熔岩約在1740萬年前流出,其後約每間隔一、兩百萬年有一次火山活動,至約820萬年前後東嶼坪等年代相當的島嶼發育完成後,火山活動隨之靜止。


澎湖玄武岩熔岩流冷卻後,受熔岩流均質性、溫度差異與黏稠度等主客觀因素影響,即形成規則性高的柱狀節理或熔岩流營力影響呈現彎曲傾斜的多樣性地形,這些柱狀玄武岩長年受風化和侵蝕的洗禮後,呈現各種不同樣貌突顯澎湖玄武岩的稀有性。



著名的台大地理系王鑫教授認為:「澎湖玄武岩保留區的景觀和世界級的北愛爾蘭巨石堤玄武岩地形相比毫不遜色」。玄武岩是火山岩的一種,在湧出地表時因快速冷卻,而收縮龜裂成五、六角形柱狀體,此現象稱為「節理」。節理構造的多樣性變化,可說是澎湖玄武岩最特殊的自然景觀。 



澎湖位處臺灣海峽中央,西面距離福建廈門80海裏,東面距離臺南安平54海裏,在曆史上一直是連結大陸與臺灣本島的“橋梁”。早在公元610年,隋煬帝就派了兩位將軍率領1萬多人,從廣東的潮州出發,經澎湖到臺灣。



從公元7世紀到13世紀的六七百年中,大陸各地特別是沿海地區的人民,或是為了生計,或是為了躲避戰亂,移居澎湖甚至臺灣。唐代有一位名叫施肩吾的進士,率領族人從浙江移居澎湖,曾寫過一首詠澎湖的詩,描寫當時澎湖漁民的生活:“腥臊海邊多鬼市,島夷居處無鄉裏。



黑皮少年學采珠,手把生犀照鹽水。”到元代,澎湖已有漢族居民1600多人,多是從大陸沿海地區遷移去的。公元1360年,元朝政府在澎湖設立巡檢司,專事管轄澎湖和臺灣。1603年至1624年,荷蘭殖民者兩次侵占澎湖,都被中國軍隊趕走。166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率大軍2.5萬人收複臺灣,也是先到澎湖,從澎湖出師的。



澎湖列島都是火山島,各島的地形相似,地勢平坦,沒有山嶺,也沒有河川,從海上遠望這些島嶼,就像是巨大的盤子倒扣在藍天碧水之上。漁業是澎湖最重要的產業,主要集中在澎湖本島,盛產石斑、龍尖、小管、龍蝦、海臭蟲等魚蝦類及九孔、鐘螺等貝類。澎湖列島漁民多,環島海濱帆檣林立,入夜後萬點漁火流動,甚為壯觀,所以“澎湖漁火”曾被列為臺灣八景。



每年10月到第二年4月,是澎湖的東北季風期,每當這個時候,強風挾帶著海水吹襲各島,往往一夜之間就使地面上的新綠變成焦黃,鹽分滲入土中,嚴重影響農作物生長。



但是勤勞質樸的澎湖人還是靠自己的雙手讓貧瘠的土地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棱角絲瓜、嘉寶瓜、哈密瓜是澎湖的三大特殊瓜果,澎湖花生也是享有盛名的農產品。特殊的地質構成還賦予澎湖另外一項特別的產品,那就是文石,世界上只有義大利還出產這種寶石,但是質量遠不如澎湖文石。



聰明的澎湖人還將絳紅色仙人掌果實當作原料,做成餅乾、果凍、冰淇淋等酸酸甜甜的特色食品,這些特色食品成為遊客的最愛。



澎湖比臺灣本島開發早了400年,留下許多彌足珍貴的曆史遺跡和神奇傳說,例如有400多年曆史的澎湖馬公天后宮是台灣最早建立的媽祖廟,列為「國定古蹟」。



早期福建沿海漁民為保佑出海船隻與作業平安順遂,會在船上供奉媽祖以求庇佑,後期則在澎湖定居後移往岸上建廟奉祀,時光飛逝,轉眼間庇護澎湖縣民400多年,當時稱為「娘宮」、「娘娘宮」、「娘媽宮」、「媽娘宮」、「媽祖宮」等,就連船渡口也稱為「媽祖宮」,再簡稱「媽宮」。



由於「媽宮」與「馬公」在日語是諧音,馬公筆劃少、易辨識,日本人在日軍未佔領台、澎之前,軍事地圖上就已經標示著馬公。



日軍領台後旋即於1901年在澎湖設置了馬公要港部,但行政區域仍維持清朝的「馬宮澳」名稱。之後才於西元1920年把「媽宮澳」改為「馬公街」,正式成為馬公地名的由來。天后宮不僅是馬公的地標,更為澎湖的精神象徵,不僅歷史悠久,其建築特色也令人玩味。



天后宮共分為前(山川殿)、正、後三殿,左右各有一護龍。山川殿的廟名額上巧雕三龍盤護,栩栩如生的神態,儘管年久褪色,仍能感受當時精工巧琢。



前後進的樑柱上,尚有獅座、各式斗拱,用來支撐樑柱與屋頂,宮內還可見到人物鑿花如「趙子龍單騎救主」等故事。正殿屏門上雕刻的題材以四季吉祥圖騰為主,象徵四季平安、福壽綿長,手法相當精緻,可說是木匠工藝的上層精品還有建於乾隆年間的文石書院登瀛樓,



建於康熙年間的觀音亭,廟中供奉南海觀世音菩薩,是澎湖最早的佛教寺院。光緒11年(西元1885),曾一度為法軍所毀。光緒17年(西元1891),總兵吳宏洛捐銀修補。


日治以來也屢有整修,民國48年(西元1959)擴大改建成現貌。



觀音亭列為縣定古蹟,附近海域的風帆活動遠近馳名,慕名而來的遊客除了戲水以外,還可欣賞名列澎湖八景之ㄧ為人津津樂道的「西嶼落霞」。建於光緒年間的西嶼炮臺。



這些豐富的人文遺產與“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天人菊,如今都成為澎湖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吸引著遊人從遠近各地紛至遝來。



走入澎湖的二崁,映入眼簾,最吸晴的便是古厝牆上掛滿了當地居民自創的褒歌,內容描述生活點滴或傳頌男女思慕情懷,試著以閩南語唸唸看,保證趣味橫生。



餓了走到柑仔店吃「土仁粿」、「金瓜粿」,渴了喝杯道地的杏仁茶,也有消暑的「小滿滿剉冰」。



在古色古香的民宅內,聽老阿嬤最原汁原味的褒歌吟唱,或數人即興對唱,一來一往,創意十足,令人拍案叫絕,樂趣無窮。



大約在明朝末年,陳延益先生從金門渡海來到澎湖,由現今的大池村登陸後,在竹灣南側的龜山山腳下從事農漁業生活。成家立業後,家族成員逐漸增加,才決定遷移到竹灣附近的二崁定居。清朝道光年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聚落,甲午戰爭之後,傳統生計活動已不敷生活支用,許多青年只好離鄉背井,到台灣工作,村落逐漸沒落。 


陳家古厝為二崁古厝之代表首選,興建於西元1910年,是由陳嶺、陳邦二兄弟,移居台南經營中藥行致富並返鄉擴建原有古厝,光耀門楣。「三落大厝」的豪華格局,為澎湖絕無僅有的一間古厝,目前已列為縣定古蹟。



「菜園里」的濕地為馬公市最大,也是最完整的濕地,因此被選為紅樹林的復育地點,也設立了「水土保持戶外教室」和「濕地生態區」,同時本區也是候鳥在澎湖本島最大的過冬區。鳥相豐富,成為馬公賞鳥愛好者的賞鳥勝地。



馬公菜園里海域及沿海海域發展箱網養殖漁法,主要養殖海鱺、石斑等高經濟價值魚種。



「箱網」是將方形或圓形網具沈放於近海的海域中,讓魚苗生長於天然海洋中,為近十年方興未艾的養殖漁業。



目前菜園生態園區養殖漁業已經結合休閒觀光漁業,由當地養殖業者經營觀光平台,分別將海鱺、花枝、鯛科魚類等放養在不同箱網內,待遊客抵達養殖平台區後,就可以在海上體驗箱網養殖餵魚活動。



業者規劃趣味的釣魚活動,手持沒有釣鉤的釣竿,綁上誘餌吸引海鱺索餌,實際體驗和海鱺拔河的樂趣。



「戲釣花枝」則是當花枝游過來時,會用腕足吸住魚餌不放,突然用力將它拉起,花枝會對戲弄牠的遊客噴水報復,在海上充滿歡樂的笑聲,大人小孩都玩得不亦樂乎,不過要小心不要被墨汁噴到喔!



澎湖常見且知名的海藻,礁膜科的礁膜、俗稱「青海菜」,每年農曆11月份以後至隔年3月的採收期,準備好長尺棍,帶著可以排水的簍子,在漲潮的時候由逆水流的方向,只要單手稍微施力攪動一下,就可以採集到海菜,體驗撈海菜的趣味。



澎湖另一種知名藻類則是紅藻門的「長葉紫菜」,澎湖的野生紫菜有著寬厚的葉狀體,營養價值高,每當東北季風盛行時,野生紫菜就在遠離人為污染的無人島或岩礁上生長,伴隨低溫與日照變弱的天候,生長狀況極為良好。
北海無人島上的野生紫菜,由附近的村民所共有,一年通常集體採集兩次至多三次,第一次採集時間大約在農曆12月。等紫菜再成熟生長後一個月,進行第二次採集



澎湖群島特有的「石滬海洋文化」,已成為熱門的漁村體驗活動,石滬彷彿是澎湖先民建置於海上的「八陣圖」,不僅讓魚群陷入其中成為漁民養家活口的來源,至今則成為澎湖群島最美的地標,更是澎湖人最引以為傲的特色。結合觀光資源辦理「巡滬活動」,瞭解石滬生態工法、漁法及石滬文化資產保存等知識,讓「石滬海洋文化」永續發展。



以下將介紹石滬的由來與構造,巡滬活動的方式。到石滬去捕魚一般都稱為「巡滬」,因為要先巡視或偵察到魚,再下海去捕撈。有岸仔的石滬,常常在岸仔缺口附近的滬堤上,留一道和人身等寬的凹槽,以便滬主俯臥下來觀測,



等到魚群集到岸仔內(滬房)的水域時,立刻用網攔住出入口,再下水去撈捕。距離海岸比較遠的石滬,則常會先派人去窺探魚汛,再以「旗號」通知等在岸邊的同伴(俗稱「摔招旗」),下海來圍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