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文自傳》裏描寫的湘西山水美景和土家族的吊腳樓,《社戲》裏乘烏篷船去趙莊看社戲時的漁火和笛聲,《駱駝祥子》裏的老北京人閒適悠然的生活場景,……讓我們重溫一下這些作家名篇中的故鄉美景



船行朦朧河面尋笛聲漁火~魯迅故鄉——紹興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汽中撲面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汽裏。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聲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裏。


——魯 迅《社戲》~今日紹興


紹興飄著酒香,蕩著水韻,其風情堪與蘇杭媲美。漫步其間,不時能尋到王羲之、陸遊、魯迅等古今名人的足跡,濃郁雋永的人文氣息才是紹興最動人的風景。


魯迅故里是紹興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內涵和水鄉古城經典風貌的歷史街區,是原汁原味解讀魯迅作品、品味魯迅筆下風物、感受魯迅童年生活情景的真實場所。沈園園內建有樓臺亭閣,假山池塘,環境優美,中國歷代文人墨客常來此遊覽,賦詩作畫。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和唐琬在此演繹了一段淒美絕寰的愛情故事,沈園亦由此而久負盛名。因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蘭亭成為書法聖地,融秀美的山水風光,雅致的園林景觀,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於一體。



綠水傍依青山看群蜂戲花~郁達夫故鄉——富陽  


兩岸全是青青的山,中間是一條清淺的水,有時候過一個沙洲,洲上的桃花菜花,還有許多不曉得名字的白色的花,正在喧鬧著春暮,吸引著蜂蝶。抬起頭來一看,四面的水光山色又忽而變了樣子了。清清的一條淺水,比前又窄了幾分,四圍的山包得格外的緊了,仿佛是前無去路的樣子。並且山容峻削,看去覺得格外的瘦格外的高。向天上地下四圍看看,只寂寂的看不見一個人類。


——郁達夫《釣台的春晝》~今日富春江


富春江是錢塘江中游一段的別稱,從蕭山市的聞堰鎮至建德縣梅城鎮的三江口,全長約110公里 。兩岸重山複嶺,環抱屏峙,江水蜿蜒,碧澄清澈,雲影嵐光,上下一色。古人譽之為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郁達夫所遊的釣台相傳是東漢年間名士嚴光(字子陵)留下的遺跡,嚴子陵被這裏優美的水光山色所吸引,不受官祿來此隱居。之後,就有更多的文人雅士,在此覽勝尋幽,留下了許多詩詞文賦,為這名山秀水增添了風采。



瘦西湖小金山望水看月~朱自清故鄉——揚州  


揚州的夏日,好處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稱為瘦西湖,這個名字真是太了,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這樣俗,老實說,我是不喜歡的。……沿河最著名的風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橋;最遠的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們是知道的,小金山卻在水中央。在那裏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錯——可是我還不曾有過那樣福氣。……五亭橋如名字所示,是五個亭子的橋。橋是拱形,中一亭最高,兩邊四亭,參差相稱;最宜遠看,或看影子,也好。橋洞頗多,乘小船穿來穿去,另有風味。


——朱自清《揚州的夏日》~今日揚州


今天的揚州是一個令人感覺舒適的城市,環繞著運河有綠樹成蔭的小道,各具特色的石橋和公園點綴期間。揚州園林歷史悠久,著名的瘦西湖是揚州旅遊資源的精華,是湖上園林的代表作。名列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個園,春夏秋冬四季假山分峰疊石、天下稱絕,凸顯揚州疊石藝術的獨具匠心。漫步于揚州的老街古巷,不經意間,您還可走進揚州大宅門汪氏小苑,江南三大豪宅之一吳道台宅第,與岳飛、文天祥齊名的民族英雄史可法的祠堂等。


苗鄉絕澗匯細流繞鎮而過~沈從文故鄉——鳳凰古城  地方東南四十里接近大河,一道河流肥沃了平衍的兩岸,多米,多橘柚。西北二十裏後,即已漸入高原,近抵苗鄉,萬山重疊,大小重疊的山中,大杉樹以長年深綠逼人的顏色,蔓延各處。一道小河從高山絕澗中流出,彙集了萬山細流,沿了兩岸有杉樹林的河溝奔駛而過,農民各就河邊編縛竹子作成水車,引河中流水,灌溉高處的山田。河水常年清澈,其中多鱖魚,鯽魚,鯉魚,大的比人腳板還大。河岸上那些人家裏,常常可以見到白臉長身見人善作媚笑的女子。小河水流環繞鎮北城下駛,到一百七十裏後方匯入辰河,直抵洞庭。



——沈從文《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


今日鳳凰~沈從文的《邊城》、《湘行散記》、《從文自傳》等作品,讓無數人對湘西心馳神往,而鳳凰古城和古城旁的沱江則成為遊客前往最多的地方。在鳳凰不僅能欣賞到古城靈秀的山水風光,更能感受到小城歷經滄桑後的深厚文化內涵,當你身處這片由苗族、土家族組成的特殊地域時,會發現自己很自然的便融入到這種奇異且略帶神秘的生活中去。


鳳凰古城依山傍水,清淺的沱江穿城而過,紅色砂岩砌成的城牆佇立在岸邊,南華山襯著古老的城樓,鏽跡斑斑的鐵門,還看得出當年威武的模樣。沈從文文中多次提到的吊腳樓大多已不在了,只有在回龍潭那裏尚留有十多間老屋,細腳伶仃的木柱立在河中。



紅牆下飲閑茶賞南北名花~老舍故鄉——北京  


南北海裏的綠柳新蒲,男男女女把小船放到柳陰下,或蕩在嫩荷間。公園裏的牡丹芍藥,邀來騷人雅士,緩步徘徊,搖著名貴的紙扇;走乏了,便在紅牆前,綠松下,飲幾杯足以引起閒愁的清茶,偷眼看著來往的大家閨秀與南北名花。就是那向來冷靜的地方,也被和風晴日送來遊人,正如送來蝴蝶崇效寺的牡丹,陶然亭的綠葦,天然博物院的桑林與水稻,都引來人聲傘影;甚至於天壇,孔廟,與雍和宮,也在嚴肅中微微有些熱鬧。


——老舍《駱駝祥子》


今日北京


北京的長城、故宮、頤和園這些太過著名的景點,已經不需要再多說了,而近年來冒出的一些新景點倒是值得一遊。例如奧運會場館中的鳥巢水立方已成為外地遊客必游景點。央視新大樓的扭曲之門綽號褲衩,造型是一個由交叉三角形網狀表面包裹的菱形圓,造型新穎獨特。長安街上的國家大劇院為獨特的殼體造型,四周人工湖環繞,表面材料的巧妙拼接營造出舞臺帷幕徐徐拉開的效果,進入大廳的80米 水下長廊如同夢幻仙境。


洲嶼雜木入冬成疏落寒林~郭沫若故鄉——樂山  


郭沫若的故鄉是在峨眉山下,離嘉定城有七十五裏路。大渡河從西南流來,在峨眉山的第二峰和第三峰之間打了一個大彎,又折而向東北流去。因此我的家所在地,就名叫沙灣。地在山與水之間,太陽是從渡河的東岸出土,向峨眉山的北後落下去。


山很高,除掉時為濃霧所隱藏,或冬天來很早就戴上雪帽之外,一片青蒼,沒有多麼大的變化。


河面相當遼闊,每每有大小的洲嶼,戴著新生的雜木。春夏雖然青翠,入了冬季便成為疏落的寒林。水色,除夏季洪水期呈出紅色之外,是濃厚的天青。遠近的灘聲不斷地唱和著。



——郭沫若《峨眉山下》


今日樂山


樂山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地靈人傑的文化之鄉,眉山三蘇和當代文豪郭沫若,均為樂山地區人。這裏氣候溫和,風光綺麗,經濟繁榮,物產豐富,是山清水秀的著名風景旅遊勝地。雄秀天下的峨眉山和世界馳名的石刻彌勒佛造像樂山大佛,每年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國內外旅遊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芳芳 的頭像
    芳芳

    FRANCIS WU TRAVEL NOTE

    芳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