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被認為是“真正的日本”。
這裏擁有如詩如畫的風光和歷史悠久的建築,這裏是日本人的心靈故鄉,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具有最濃郁古樸的日本風情。
1200年歷史孕育出的優雅古都,讓人感受到的是無窮的魅力。
金閣寺是京都最著名的風景名勝地,特別是自二戰後日本經濟強勢發展後,金閣寺已成為遊客來到京都不願錯過的地方。
人們在京都的一座迷宮中行走。
迷宮探險在日本很流行。
夜幕下的京都街頭。
古樸歷史和現代文明在這座城市裏得以和諧交融。
現代化的京都火車站。
慈照寺的苔蘚地。
慈照寺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址瑞峰院的一名僧侶將砂礫鋪在花園中。
京都具有濃郁的日本風情,是日本人心靈的故鄉。它是日本紡織物、陶瓷器、漆器、染織物等傳統工藝品的產地。同時,它又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被稱為“真正的日本”,說到京都,第一個印象就是舉止優雅的藝妓…現在的日本,不論大小城市,都會有花街柳巷,歌舞聲平醉醒紅塵間。但最有古典韻味的藝群,當屬舞妓藝妓,說到藝妓,當以京都為最。
祗園的藝伎。藝伎梳傳統髮式,著傳統和服,臉上塗厚厚白粉。
京都舞女,也稱舞妓。是以輕歌曼舞娛樂觀客的傳統演藝群體。身著傳統日本和服,腳穿高跟木屐,臉和脖頸都以白粉厚抹。與之相映的是京都藝妓,她們都是日本京都文化中,亮麗明豔的人文奇景異觀。只不過,京都的舞妓和藝妓,有很大區別。二戰前,很多家境貧困的女孩,從5歲或10歲開始從師學藝,12歲或15歲左右出師為舞妓,然後再邊演邊學藝,學日本傳統舞蹈,學三味線琴,學京都方言。到20歲時轉為藝妓。戰後,因為兒童保護法的實施,規定中學畢業後才可行舞為藝。
說到京都,第一個印象就是舉止優雅的藝妓。有關於藝妓的愛情故事則讓京都蒙上一層浪漫情場,因為是千年古都,所以貴族色彩濃厚,且不同于東京的炫麗多變,京都流露一種纖細的奔放。
京都舞妓的源流,大概是距今300多年前,在京都的北野天滿宮和八阪神社的門前町一帶的水茶屋,為前來的客人端茶遞粿的女侍為始。起先的茶屋,以喝茶吃點心為主,後來發展到茶屋的侍女們唱歌跳舞娛樂客人招攬生意。這些能歌善舞的女孩們,就是現在舞女的雛形。各個茶屋的主人,競相讓少女們身著可愛的和服, 跳舞娛樂來集客, 由此,產生了舞女。真正的舞妓之稱, 據說是從大正時代開始,剛開始只在京都的花街稱呼,後來在關東地區,也將舞妓稱為“半玉”,將藝妓稱為藝者。
京都旅遊中,走在花街的青石板路上,與舞妓有擦肩而過的緣遇,卻沒有近距離相見的緣識。因為聽說要想去看舞妓表演的茶屋價格昂貴,有些百年老店, 更是婉拒陌生客。京都旅遊觀光文化機構,近年來到是與時俱進,既開辦短期速成班招生培養舞妓,也讓舞妓走出京都,應邀到各地去表演。當然出場費也是相當壯觀吧。文化有價時,也會擴大文化的影響。不論是舞妓還是藝妓,看其眼神,觀其姿態,大概可以感覺出是速成的還是久修的。內外的修養學藝,爐火純青的境界,絕非速成能達到。因為學藝修行的嚴格,也因為舞女的工作時間長,白天修習各項藝術技能,晚上陪客敬酒歌舞,現在的女生很少喜歡選擇舞妓的工作。
舞妓的厚厚粉白妝,是與深夜的漆黑色相對應的絕美,是黑白分明的古來東洋美感。舊時的舞妓是夜間出沒的妖豔。白天學藝修行,晚上行藝賣笑。茶屋外,是深寂黑色的夜,屋內是厚白的粉妝、華麗的和服、嬌豔的頭飾、舒緩的舞姿,燈火下,是夢幻般的淒美。現在舞妓,有的應約演出,白天也厚厚地粉白,其實已是單純的商業行藝了。從色彩的比較美學上看來,白天的厚白,近乎蒼白。
如果有一天,你走在京都最大的花街只園青石板路上,或許你會擦身而過那些有名的文人墨客,也會擦身而過濃妝豔抹的京都舞妓。那一刻,你一定會身不由己地放慢腳步或駐足驚喜感歎。假如舞妓們對你深深一躬和輕輕一語相問禮,你一定會感受到:最溫柔的也常常是最有力量的。
留言列表